食物剪得太碎影響發音 4歲男童將「叉」讀成「蝦」自信心低落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8/12/28 15:46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36

分享:

分享:

言語治療師顏思華曾幫助很多咬字及發音不清的孩子,令他們重拾自信。

不少父母為了避免孩子進食時哽咽,會刻意把食物剪得細小,幫助他們容易咀嚼。過分保護卻往往帶來反效果,剪碎食物方便孩子進食,有機會影響口腔肌肉發展,導致說話不清。言語治療師顏思華 (Sarah)曾幫助不少咬字及發音不清的孩子,她表示孩子能否有效率地改善,關鍵在於家長的配合。

不喜歡咀嚼增加口齒不清風險 令孩子失去自信 

Sarah分享過往遇到的個案中,曾遇上一個嚴重咬字及發音不清的男孩,他大約四歲左右,性格活潑好動,喜歡說話。可是初見面時,Sarah只能聽得明白這男孩的說話內容的三至四成,例如他把「叉」讀成「蝦」;「肥」讀成「皮」;「雞」讀成「機」。

男童的咬字及發音問題,嚴重影響他在學校的社交表現,同學們因為聽不明白他的說話而不願意陪他玩,父母或老師因聽不明白而請他再說一次時,他更索性閉口不說話,甚至有情緒,令他的自信心大受打擊。

經過問診,Sarah發現男孩不喜歡咀嚼,只喜歡吃較軟熟易咬的食物。評估後,更發現他的下顎肌肉耐力不足,舌頭的活動能力亦明顯有限。

口肌活動能力弱,導致孩子無論在飲食方面抑或說話發音方面都受影響。

口肌訓練及飲食習慣可訓練下顎和舌頭肌肉

Sarah指,口肌訓練有助加強孩子下顎的耐力和舌頭的活動能力。她建議用不同強度的牙膠棒和笛子去訓練下顎肌,另外以細小的餅塊去訓練舌頭上、下、左、右等不同方向的伸展能力及耐力。

使用牙膠棒,可以訓練孩子的咬合及咀嚼技巧,提升口肌能力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使用飲管及笛子進行吹氣練習,可以訓練孩子的圓咀唇的能力、下巴的穏定性、面頰肌肉的力度及舌頭向後縮的能力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飲食方面,她建議家長,

把食物切成條狀讓孩子學習咬合,強化下顎肌肉;沾少許果醬在口肌內的不同位置,以舌頭去舔,強化舌頭伸展能力。

除了口肌訓練,治療亦配合不同發音訓練,如聆聽分辨,單字或短句等不同程度的練習。孩子要學習說話要訣,

慢慢說,不用急。

Sarah透過發音卡與男孩進行發音訓練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這樣可幫助他們專注每一隻字的咬字及發音過程,從中不斷學習及掌握說話技巧。

經過半年的治療後,男孩的口肌能力及發音問題大大改善。從最初只能清楚表達三至四成內容,現在他能清晰表達約八成的內容。例如他由「我公意極害紅攀茄」成功讀成「我鍾意食菜同蕃茄」了,能夠正確表達他心所想。

老師及周遭的朋友也反映更能聽明白他在說什麼,他在學校和公園玩耍時,都能夠順利與其他孩子互動。他也覺得自己說話有進步,回復自信!Sarah最後提醒家長,治療過程非一朝一夕,家長應以積極態度陪伴孩子,

遇到他們發音不正,家長可以多鼓勵他們嘗試。即使仍未能正確發音,家長亦可稱讚孩子「很努力嘗試」,以免影響其自信。

【延伸閱讀】BB叫爸爸定媽媽先?言語治療師:爸媽兩個音同期發展

【延伸閱讀】言語治療師教你揀幼兒玩具 幾歲開始玩「煮飯仔」?

撰文 : 王芷瑩 TOPick記者